加入收藏设为宝威在线登录,宝威(中国)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宝威在线登录,宝威(中国)网站!

【网络中国节·清明节】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

发布时间:2024年04月03日作者:点击:

【来源:人民网】【打印文章】

摘要:

202443154049.png

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不仅有着节气和节日的“双重身份”,更有着“双重性格”——既有扫墓祭祀、缅怀先人的庄严肃穆,又有踏青郊游、亲近自然的言笑晏晏。

起初,清明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说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清明是如何从节气变成节日,又为什么能将多种性质不同的民俗活动融汇一起?

清明从节气到节日 跟寒食相关

清明从节气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,与寒食节有关。

关于寒食节,最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。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手下的一位忠臣,早年流亡诸国的时候一直跟随在侧。

据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传》,晋文公即位后,赏赐当年和他一起流亡的人,介子推藐视富贵,没有邀功,“……遂隐而死。晋侯求之,不获,以绵上为之田。”

后来,故事经过民间“加工”,结尾变成了在论功行赏时,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,“文公待之不肯出,求之不能得,以谓焚其山宜出,及焚其山,遂不出而焚死。”重耳难过至极,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,一律吃冷食,称为寒食节,以纪念介子推。

春天乍暖还寒,还吃“寒食”,对身体肯定不好。

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记载,周举在任并州刺史时,“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,莫敢烟爨,老小不堪,岁多死者。”见此情景,周举亲自祭奠了介子推,“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,言盛冬去火,残损民命,非贤者之意,使还温食。”

三国时期,曹操也不认可寒食,“子胥沉江,吴人未有绝水之事,至于子推独为寒食,岂不偏乎?”伍子胥自溺,吴国人也没跟着跳河,岂有晋人为介子推而寒食之理?“且北方沍寒之地,老少羸弱,将有不堪之患。”于是下令不得寒食,“若犯者,家长半岁刑,主吏百日刑,令长夺一月俸禄。”

到了隋唐,寒食节得到官方认可,成为节日,还有了法定的假日。因为正好与节气清明挨着,所以寒食假期就和清明连在了一起。

唐代已有清明七天长假

唐玄宗曾下诏:“士庶之家,宜许上墓,编入五礼,永为常式”,对已在民间流行的寒食节扫墓习俗给予认可。

《唐会要》记载,“(开元)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:寒食、清明,四日为假。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:自今已后,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。”

据成书于元和年间的《大唐新定吉凶书仪》,又变为“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”。唐代,寒食节和清明连起来,已经有了七天长假。

此外,清明节还逐渐吸收了另外一个古老节日——上巳节的内容。

自魏以后,“上巳”定在了与寒食、清明相近的三月三日,主要习俗是踏青、祓禊(临河洗浴,以祈福消灾)。由于祭扫要到郊外去,人们在扫墓的同时,也伴之以上巳节中踏青游乐的活动。

可以说,唐代时,寒食、清明、上巳三节系列活动已经比较兴盛。我们在许多唐诗中也能找到众多习俗的影子。

王维在《寒食城东即事》一诗中写道,“清溪一道穿桃李,演漾绿蒲涵白芷。溪上人家凡几家,落花半落东流水。蹴踘屡过飞鸟上,秋千竞出垂杨里。少年分日作遨游,不用清明兼上巳。”

出现在此诗的节日活动就有蹴鞠、秋千、郊游三项。尤其后二句,也说明了在唐代,寒食与清明、上巳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
白居易在《寒食野望吟》中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,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旷野苍茫,凄风劲吹,纸钱纷飞,道尽生死离别。

宋代清明已“自成一节”

在宋《岁时广记》中,“清明”已成为独立的条目列在“寒食”之后。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习俗的清明节,在宋代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,将寒食习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独立的传统节日。

据《东京梦华录》(卷七)记载,北宋都城东京(今开封)清明节不仅保持着祭扫、寒食等习俗,而且“都城之歌儿舞女,遍满园亭,抵暮而归。”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节活动与北宋并无太大差别。不过地处水乡的杭州多了“彩舟画舫”一道水景,《梦粱录》有载,“宴于湖者,则彩舟画舫,款款撑驾,随处行乐。”

明清大体承接前代,清明仍是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,但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式微。扫墓祭祀和郊游踏青还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。

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:“清明日,男女扫墓,担提尊榼,轿马后挂楮锭,粲粲然满道也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这时的清明节流行放风筝,寄托着人们除病消灾的心愿。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回中,与清明相近的一天,大家一时兴起想去大观园放风筝,黛玉亦言“放放晦气”。但她的风筝无法抵住强劲的风力,随风而去。众人见状安慰,“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”,然后纷纷用剪子铰断引线,看着自己风筝消逝在空中。

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,清明节既缅怀昨日,也憧憬明天;既祭奠逝者,也呵护新生。无论是祭祀、扫墓的肃穆和追思,还是踏青、游玩的闲适与惬意,这个传承两千多年的节日,连接着生和死,感受着乐与哀,是关乎中国人生命与传承的一种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