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

罗华《媒介间性、现实越界与时空层叠: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影像叙事》节选

作者:科研与国际交流处 来源: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14日


【摘要】元电影以电影自身作为媒介和表现对象,常常通过转喻的越界叙事手法,突破叙事层次来进行独特的自我思考与自我言说。当代元电影出现了新的“现实越界”现象,电影世界与非影片的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彻底被打破。本文以电影的媒介属性为基点,将元电影的本质特征与影像本体相联系,并在“后理论”、“后媒介”的观照下,来认识当下元电影凸显的叙事美学新趋势。以元电影的自反性叙事话语为核心,从叙事机制、空间化叙事、叙事的新时间性三个方面,分析探讨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影像建构特征,以及在媒介化的世界中叙事与现实的相互交融,由此带来元电影关于影像与现实、电影文化与观众的新时代追问。

 

一、媒介间性: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影像本体性

“数字环境”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貌,媒介构成人日常生活中的元程序(Meta-process),多种媒体协同生产、融合传播实现“跨媒介叙事”的现象也日益寻常。后媒介时代电影在数字重构的作用下失去了胶片的实体,也即失去了依靠物质材料来辨认本体(技术)、信息类型和美学认同的认知方式。在不断膨胀的跨媒介互动中,电影本体的内部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持续更新指向电影自身的“元语言”,从而不断引发元电影对“影像与现实”这一电影本体性的新时代讨论与反身性叙事实践。

二、现实越界: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叙事特征

当代元电影的这种“现实越界”不仅关涉叙事表层结构所显露的“虚实”边界溢出的问题,而且也在故事世界与文本外现实世界的深层互动中,超越“虚实”边界,导向纵深视野里对电影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性思索。如德勒兹(Gilles Deleuze)所言,“大脑即屏幕”,宇宙自身就像一种元电影。

三、时空层叠: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影像表达

后媒介美学消弭了媒介内容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区隔,以跨媒介叙事策略建构元电影的镜像结构。而观照电影与现实的关系,探讨“非现实的世界中潜隐的现实意义”,正是以影片的语言表述形式为基础的。后媒介时代的影像语言提供了更混杂、多维的“元据点”,电影就像那个薛定谔的盒子,里面的时间和空间都呈叠加态,是非连续、不确定的。

借助媒介间性的视角,反思影像叙事的内在属性,成为今天理解“关于现实的元电影”的重要途径。虽然在后媒介时代,电影曾经的一些规定特征现在只是默认选项,并且同时有许多其他的备选,尽管如今电影影像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还原物质现实的特权,但仍保留对这个世界的文化认知优势。

作者简介:


20241114151218.png

 

罗华,宝威在线登录,宝威(中国)影视学院副教授,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。前央视纪录片编导、栏目策划,拥有多年影视传媒工作经验,现致力于影视教育与影视文化研究。在《电视研究》《当代电视》《电影文学》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。曾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,指导学生创作短片也多次斩获国内外各类奖项。


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